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合作医院国际JCI标准的专业妇产医院
孕前 孕前女性朋友要做好哪些准备? 婚检对于孕前保健有意义吗? 出现葡萄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葡萄胎是如何形成的? 优生四项检查的最佳检查时间是什 优生四项检查多少钱? 孕前检查需要避免走进哪些误区? 孕妈咪对产前检查的认识存在哪些
孕期 怀孕第1周 怀孕第2周 怀孕第3周 怀孕第4周 怀孕第5周 怀孕第6周 怀孕第7周 怀孕第8周 怀孕第9周 怀孕第10周 怀孕第11周 怀孕第12周 怀孕第13周 怀孕第14周 怀孕第15周 怀孕第16周 怀孕第17周 怀孕第18周 怀孕第19周 怀孕第20周 怀孕第21周 怀孕第22周 怀孕第23周 怀孕第24周 怀孕第25周 怀孕第26周 怀孕第27周 怀孕第28周 怀孕第29周 怀孕第30周 怀孕第31周 怀孕第32周 怀孕第33周 怀孕第34周 怀孕第35周 怀孕第36周 怀孕第37周 怀孕第38周 怀孕第39周 怀孕第40周
分娩 【高龄产妇】什么是高龄产妇 【非自然分娩】剖宫产的优点与缺 【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百科 【临产征兆】临产的先兆一般有哪 【产前准备】分娩前需要做哪些检 【产前护理】分娩前的护理要点有 【产前练习】产妇呼吸训练法 【分娩计划】准妈妈如何制定分娩
新生儿 新生儿第4周 新生儿第3周 新生儿第2周 新生儿第1周
婴儿 婴儿11个月零4周 婴儿11个月零3周 婴儿11个月零2周 婴儿11个月零1周 婴儿10个月零4周 婴儿10个月零3周 婴儿10个月零2周 婴儿10个月零1周 婴儿9个月零4周 婴儿9个月零3周 婴儿9个月零2周 婴儿9个月零1周 婴儿8个月零4周 婴儿8个月零3周 婴儿8个月零2周 婴儿8个月零1周 婴儿7个月零4周 婴儿7个月零3周 婴儿7个月零2周 婴儿7个月零1周 婴儿6个月零4周 婴儿6个月零3周 婴儿6个月零2周 婴儿6个月零1周 婴儿5个月零4周 婴儿5个月零3周 婴儿5个月零2周 婴儿5个月零1周 婴儿4个月零4周 婴儿4个月零3周 婴儿4个月零2周 婴儿4个月零1周 婴儿3个月零4周 婴儿3个月零3周 婴儿3个月零2周 婴儿3个月零1周 婴儿2个月零4周 婴儿2个月零3周 婴儿2个月零2周 婴儿2个月零1周 婴儿1个月零4周 婴儿1个月零3周 婴儿1个月零2周 婴儿1个月零1周
婴幼儿 婴幼儿 1岁12个月 婴幼儿 1岁11个月 婴幼儿1岁10个月 婴幼儿1岁9个月 婴幼儿1岁8个月 婴幼儿1岁7个月 婴幼儿1岁6个月 婴幼儿1岁5个月 婴幼儿1岁4个月 婴幼儿1岁3个月 婴幼儿1岁2个月 婴幼儿1岁1个月

科室简介

都市妇产医院产科中心

3H产科中心是佛山都市妇产医院龙头科室,率先导入新加坡全新的"3H"(Hospital医院的安全保障......[详细]

  • 中国妇产科医院联盟会员单位
  • 全国母婴保健认证医院
  • 广东省围产保健基地
  • 佛山市生育保险定点医院
  • 佛山市“孕产妇免费产检”定点医院

推荐专家

  • 你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是什么时候:
  •  年      月
  •  日
  • 你的平均月经周期
  • 你的产期是:
  • 你现在正处于孕期的第
  • 微信
  • 微博
  • 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产科项目 > 产后修复 >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该怎么办?

时间:2015-01-18     来源:佛山都市妇产医院     浏览次数:256次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该怎么办?有不少女性在产后都会有产后盆底肌肉松弛的现象,尤其是多生的女性或者是年纪大的女性,盆底肌松弛可引起漏尿、内脏脱垂、反复阴道炎等,还会影响夫妻生活。那么,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该怎么办?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该怎么办?下面由佛山都市妇产医院来讲解:

  1、缓慢收缩

  控制阴道周围的肌肉,时刻运动,收缩后放松,放松后收缩,张弛有度。屏气,保持尿道口、阴道口、肛门同时收缩。坚持一会后缓慢放松,缓慢收缩的动作可以锻炼到盆地肌肉的耐力。控制大小便的排放,时断时续,如同电视剧按了暂停键再按播放键,让肛门和阴道口得到恢复和锻炼。

  2、让脐部紧贴脊背

  一只手置于腹部,另一只手放在乳房下方,用腹部缓慢吸气,如同气球慢慢充气的过程。然后呼气,同时控制脐部。当然,女性也可以在吸气时挺起乳房,呼气时握紧乳房。吸气一秒钟,缓缓放气,再吸气,再呼出。

  3、松弛骨盆底部

  试着松弛下颌骨,感觉下巴自然下垂,嘴巴自然张开,再轻轻收缩所有肌肉。

  温馨提示:以上是佛山都市妇产医院对“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该怎么办?”的分析介绍,希望广大女性能够有所注意。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点击我院的在线专家进行咨询,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您服务。您也可以直接拨打健康热线:4000-138-120,或者是QQ:4000138120进行咨询 。

(责任编辑:小敏)

找到你想要的了吗?何不与专家一对一沟通,为您解答问题!

值班医生提醒:本文信息仅供参考,切不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用药依据!本文信息仅供参考,切不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用药依据!本文信息仅供参考,切不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用药依据!

就医流程
来院路线